Privacy, Safety, and Policy Hub

全新的 Snap 研究結果:Z 世代目前仍是網路勒索的目標對象,但情況是有所改善的


2024 年 10 月 29 日

在過去三年內,我們在網路風險領域中發現「勒索」活動的數量有著劇烈地增長 - 青少年和年輕人會分享其私密影像,而這也使其迅速淪為被勒索的對象。 儘管最新的業界研究表明風險持續存在,但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阻止攻擊者及教育潛在目標的努力已逐漸見效。 (Snap Inc. 委託進行的此項研究目前已經進入第二年,主要涵蓋 Z 世代青少年和年輕人在各線上網路平台的體驗,並未特別聚焦於 Snapchat。)

在六個國家針對 6,004 名 13 至 24 歲年輕人進行的調查中, 1近四分之一(23%)的受訪者表示, 2自己曾在各平台和服務中遭遇性勒索威脅。 同時,超過一半 (51%) 的受訪者表示曾被引誘進入特定的網路情境,或參與可能導致性勒索風險的高危險數位行為。 這些情境包括「兒童性誘騙 3」(37%)、遭遇「假身分詐騙」(30%)、帳號被駭(26%),或在網路上分享私密影像內容(17%)。值得注意的是,多個團體持續進行的宣導和教育活動似乎已產生共鳴,使得實際遭受這些詐騙手法侵害的「目標對象」年輕人有所減少。   

當不法分子冒充他人以誘導目標洩漏個人資訊或製作性影像,即發生了網路「假冒身分詐騙」行為。 駭客攻擊通常指罪犯未經授權地進入受害者的裝置或網路帳戶,以竊取私密照片或個人資訊。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取得的影片、照片或其他私人資訊都會被用來勒索受害者,迫使它們順從犯罪者的要求,以換取向該人的家人和朋友公開者些損害性影像。  

年輕人之間自願分享數位私密影像通常被視為 21 世紀的性探索行為,且有 研究這一描述。 然而,此行為仍然是性勒索和其他因身分冒充與詐騙引發潛在傷害的關鍵風險途徑。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承認分享或傳送私密影像的受訪中,有 17% 表示曾經分享過影像,其中有 63% 表示被施害者欺騙,58% 表示一旦發送影像後就時失去控制權。 18 歲以下分享私密影像的人尤其容易受到傷害:76% 的受訪者表示受到施害者的欺騙,66%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失去對影像的控制權。

「青少年希望加強監管與申訴制度以提升他們的網路安全,」西雪梨大學的青年與韌性研究中心聯合主任阿曼達瑟德教授表示。 4她領導了由科技聯盟資助並與救助兒童基金會合作的平行研究。 「他們希望兒童和成人受到更好的教育。 他們呼籲平台利用人工智慧和其他新興技術能力來確保他們經常使用的數位空間沒有不良行為者或不適當內容,對他們而言不僅安全而且是更具優質體驗。」

「迫切需要設計合乎年齡的活動,並可協助兒童辨識不良行為者的系統,提供即時建議以應對不當互動,並為他們提供高品質資訊與求助途徑,以對抗網路性勒索行為的急劇增長。」瑟德教授補充道。 瑟德教授也是 Snap 安全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其他關鍵結果

  • 近半數 (47%) 的 Z 世代受訪者表示曾涉及過私密影像:35% 表示曾被要求分享性照片或影片,39% 表示曾收到過此類影像。

  • 隨着 Z 世代的年齡增長,參與私密影像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 在 13 至 15 歲的年齡組中,大約四分之一曾被要求分享(23%)或曾收到(26%)私密影像。 僅有 13% 的受訪者承認曾分享過此類影像。

    • 16 至 17 歲的年齡組中,這些比例分別攀升至 31%(被要求)和 35%(曾收到),但仍只有 13% 承認曾分享過性影像。

    • 18 歲和 19 歲以及 20 至 24 歲年齡組中,比例再次上升,其中最年長的一組達到 43%(被要求)和 49%(曾收到)。 (詳情請見圖表)。

此研究是 Snap 持續進行的數位健康研究的一部分,這是衡量 Z 世代的網路心理健康狀況。 儘管 Snap 贊助這項研究,但其範疇適用於所有平台、服務和裝置,並未特別針對 Snapchat。 該研究於 6 月 3 日至 6 月19 日在澳洲、法國、德國、印度、英國和美國進行,共有 9,007 受訪者參與了該研究,其中包括 3,003 名 13 至 19 歲年齡段青少年的家長,詢問他們關於青少年面臨的網路風險。 我們將會從即日起到 2025 年二月間公開更多研究結果。並在國際「安全上網日」釋出完整報告。 屆時,我們也將公佈 Snap 的 數位健康指數 Index的第三年度數據。

我們於今天發布最新的性勒索結果,以配合我們參與技術聯盟舉辦的針對影響未成年人的金融性勒索的虛擬多方論壇。 如以下詳述,Snap 自 2022 年起即致力於打擊性勒索。 進行此跨平台研究是更好地瞭解並應對風險的一種方式。  

「這樣的研究突顯了年輕人面對網路威脅,同時也突顯了產業界、政府和民間團體之間合作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科技聯盟總裁兼執行長西恩利頓表示。 「我們很榮幸能讓 Snap 在科技聯盟的全球多方論壇上針對未成年金融性勒索議題展示這項新研究。 透過提高意識並採取集體行動,我們可為全球兒童創造更安全的數位空間。」 

施害者的需求與受害者的行動 

在遭受性勒索的 Z 世代青少年和年輕人中(23%),性照片/影片與金錢是施害者的兩大主要需求,其中近半數的人要求更多的私密影像、金錢或禮物卡。 與去年的調查結果一致,其他需求還包括希望親自碰面(39%)、進行性行為(39%)、要求存取個人資訊(36%)或受害者的帳戶 (35%),以及要求存取受害者的朋友與聯絡人清單(25%)。 在近三分之一的案例中,施害者威脅將影像洩漏給受訪者的家人和朋友,而在另外近三分之一的案例中,施害者威脅會更廣泛地公開個人資訊。 在所有案例中,對未成年青少年的需求均高於對 Z 世代年輕人的需求。 詳情請見圖表)。  

值得慶幸的是,有 85% 的受害者表示他們採取了應對性勒索的行動,高於 5去年的 56%。 廣義網路行動包括向家長、青少年或其他值得信賴的成年人尋求幫助(70%);檢舉事件(67%);採取其他保護性行動(64%),例如封鎖施害者,這是最常見的動作;更新帳戶的安全措施,甚至關閉帳戶。 儘管如此,仍有 1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事件隱藏或根本沒有采取任何行動(8%),    

Snap 致力於提升報案率,並持續鼓勵青少年、年輕人以及我們所有社群成員積極應對。我們對那些向平台與執法機關報案的受害者的相關資料非常感興趣。 最新研究顯示,有 36% 的 Z 世代受害者向相關平台檢舉,30% 向熱線或求助機構檢舉,27% 曾聯繫執法部門。 所有這些檢舉的百分比均較 2023 年有所增加。  

Snap 的持續承諾

Snap 近兩年來一直在我們的平台上對抗性勒索。 我們始終提供重要的封鎖與檢舉工具。 去年,我們增加了專門針對性勒索的 檢舉原因,以及新的應用程式內宣傳和教育 資源。 今年,我們進一步推出更新的 應用程式內警告,以提醒青少年和年輕人注意可疑的新增好友邀請。 我們也持續強化我們的家長監督工具 家庭中心新增新功能,旨在促進青少年、家長、監護人和其他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之間的對話,討論如何在 Snapchat 和一般線上環境中保持安全。 

個案回饋顯示,年輕人對性勒索風險的認知有所提高,而我們的應用程式內警告正發揮作用。 「那一刻的停頓思考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一位歐洲非政府組織領袖引用一名青少年的話指出。 

在性勒索風險尚未形成前消除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但這些都是整個社會的議題,需要各方積極參與,包括技術平台與服務、執法機關、家長、監護人、教育工作者以及年輕人本身。 我們感謝來自科技聯盟及其成員、失蹤與受虐兒童國家中心、Thorn、我們的安全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其他人的持續合作與參與,我們希望這篇最新地跨平台研究能為許多利益相關者提供新的見解。 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研究、學習和投資的機會,因為我們都在努力保護人們免受性勒索和其他潛在網路風險侵害。 

返回最新消息

1
2
3
4
5
1
2
3
4
5